📍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
一袭柬埔寨盛装 一口流利中文
一曲《沂蒙山小调》惊艳千万网友!
“人人那个都说哎,沂蒙山好~”
珍娜公主的天籁之音
让世界再次听见沂蒙心跳!
从金边到沂蒙山——
世界级民歌的诞生地
向您发出跨越山海的和声邀约!
01
歌声诞生的坐标
北纬35°19' 东经117°59'——
是地球为《沂蒙山小调》刻下的印记
小调诞生地
《沂蒙山小调》诞生于临沂天蒙山脚下的费县薛庄镇上白石屋村。它的前身是1940年由驻沂蒙山区抗大文工团团员李林和阮若珊等人采集创作的《反对黄沙会》。
1940年,沂蒙抗日根据地建立,日寇疯狂“扫荡”,国民党顽固派利用当地反动会道门组织“黄沙会”与我抗日军民对抗,以封建迷信阻挠群众参军参战。抗大一分校文工团以文艺宣传为武器,一面到前线开展政治攻势,一面深入到“黄沙会”最盛行的沙沟峪、马头崖一带召开干部群众座谈会,进行调查研究和宣传教育。
《沂蒙山小调》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,在上白石屋村一间简陋民房里创作出来的。曲调是李林根据沂蒙山当地的花鼓调加工而成,歌词由阮若珊创作,歌曲取名《反对黄沙会》。
02
沂蒙山上好风光
红色史诗与自然奇观交织
除了浓厚的沂蒙红色底蕴,天蒙山景区的自然风光同样令人沉醉。这里峰峦叠嶂,森林覆盖率高达98%以上,可以感受清凉夏日。
行走在悬崖栈道上,一侧是峭壁千仞,一侧是万丈深渊,刺激与美景兼得。
望海楼把沂蒙的壮阔,写成了可触摸的云上史诗,山风送来《沂蒙山小调》的尾音。
踏上世界第一人行悬索桥,脚下是云雾缭绕的山谷,仿佛漫步云端。
玉皇宫殿前响石轻叩五音俱全,宫商角徵羽与山风合鸣,仿佛《沂蒙山小调》的旋律在此化作金石之音,叩响千年文化的共鸣。
在这里
每一段旋律都是文化的传承
每一处风景都是历史的馈赠
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
期待能与珍娜公主
共赴这场红色与绿色交织的浪漫之约